
历经一个多月的拉锯,当地时间11月9日晚,美国国会参议院终于在民意与现实的双重“逼迫”下,程序性通过了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——为后续参议院的最终表决扫清障碍。
随着两党就联邦雇员返岗、薪水补发、航班恢复、食品补贴重启等问题达成一致,美国史上最长“停摆”有望画上句号。
然而,这场妥协背后的算计与角力才刚刚开始——谁先“眨眼”?又为何“眨眼”?
撕开伤口
刚刚过去的周末,在特朗普发出“不解决支出僵局不要离开”的警告后,自政府“停摆”以来首次,两党参议员留在华盛顿过周末。
8日,两党会议因医保政策分歧不欢而散。
9日晚,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放出消息称,一项结束“停摆”的协议“正在成形”。
当晚11时许,参议院表决此前屡遭搁浅的拨款法案,7名民主党人和1名无党籍议员倒戈支持。
最终,法案以60比40的结果勉强通过程序性投票,结束持续逾40天的“阻挠议事”。
据悉,此次突破得益于数周闭门谈判,参与者包括两党普通参议员、图恩以及总统特朗普。两党此前已就结束政府“停摆”达成协议,包含几方面要点:
根据“小额拨款法案”,为农业部等特定部门提供全年资金,直至明年秋季财政年度结束;
根据“持续拨款决议”,以现有支出水平维持政府其他部门运转,直至明年1月30日;
全额资助“补充营养援助计划”直至明年9月;
撤销“停摆”期间裁员通知,重新雇用被裁雇员,补发工资,并在明年1月30日前暂停任何裁员;
对于最具争议的《平价医疗法案》问题,协议并未将其延长,但共和党人承诺,参议院将于12月第二周前就延长年底到期的加强型补贴进行投票。
纵观两党协议,美国观察人士普遍认为,最终是民主党人先“眨眼”了。
党内温和派、中间派及即将退休、选情吃紧的议员,以让步换政府重启,却未守住延长医保补贴的底线。
有评论称,政府“停摆”危机的这一收尾,重新撕开了民主党激进派与温和派之间的旧伤口。
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指出,这次协议的达成,两党均有让步。但从立场变化看,民主党相对让步更多。
政府“停摆”至今,主要原因在于,民主党一直不同意在医保补贴问题解决前谈政府预算问题。但如今,他们放弃了部分原有坚持。
不过,“共和党也在部分问题上妥协,回应了民主党的诉求,如不解雇联邦雇员、承诺就医保补贴进行投票等。”宋国友说。
三重压力
从对峙到让步,两党此时“谈拢”并不让人意外。
自上周政府“停摆”突破历史纪录以来,双方态度有所松动,不断传出磋商取得进展的消息。
原因何在?独立议员安格斯·金直言,“停摆”持续,危害越来越严重。
自10月1日以来,数十万政府雇员被迫停薪,数千万民众面临断粮风险,驻外美军工资中断,甚至有驻在国被迫垫付薪水、并向美国催讨欠款。
与此同时,美国航空系统陷入半瘫痪,9日当天全美航班取消数量首超2800架次、延误数量超过1万架次,创下“停摆”以来新高。
尽管民调显示,多数选民认为共和党应承担更大责任,但食品补贴断供也让民主党背负民意压力。
美国财长贝森特9日警告称,如果“停摆”持续下去,美国今年第四季度“经济增长将砍半”。
同一天,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表示,如果联邦政府“停摆”持续,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转为负值。
宋国友分析,两党之所以此时妥协,源于三重压力。
一是时间压力,“停摆”时长创纪录,两党都难逃政治问责。双方原本将“停摆”作为斗争策略,但长期“停摆”带来的政治风险超出预期。
二是经济压力,“停摆”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压力,经济增速受到很大抑制,公共服务停顿,民众正常生活和商业活动遭受严重冲击。特朗普担忧经济拖累选情。
三是战略耗竭,两党此前都展现出坚定的斗争意志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。但经过40天僵持,双方均意识到继续“停摆”无法逼迫对方让步,反而反噬自身。
于是,两党被迫放下“停摆”这把“政治武器”。
战火未熄
特朗普9日晚在返回白宫时表示,“我们离结束‘停摆’很近了。”
10日,美国联邦政府“停摆”已进入41天。
参议院经过上述程序性投票后,预计将于当地时间当天上午复会,最快当天投票通过拨款法案,并送交众议院表决。
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正密切关注参议院进度,众议院可能于本周晚些时候审议批准,并送交总统签署。
宋国友指出,尽管众议院部分民主党议员对协议不满,认为让步过多,但这不会影响整体投票结果。
因为共和党在众议院占多数,众议院的程序门槛低于参议院,即使部分议员投反对票,法案通过可能问题不大。
不过,宋国友也强调,此次协议只是阶段性成果,具有明显的临时性。
双方核心目的是让政府最低限度运转起来。部分拨款仅至明年年初,两党围绕医改补贴、后续拨款等核心议题上的分歧和争议仍悬而未决。
尽管“停摆”或将结束,但导致这场僵局的政治结构依然存在。
民主党人对共和党推动的政府项目削减与联邦雇员裁减感到愤怒,指责特朗普突破总统权力边界。
就在上周,民主党还在庆祝其在弗吉尼亚和新泽西的地方选举胜利。
但如今,政府在未对特朗普形成任何新约束下重启,让党内左翼更加不满。
随着明年中期选举临近,这些不满可能积蓄为更强烈的对抗动力。
“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两次政府‘停摆’都发生在特朗普执政时期,这与他个人化、交易化、对抗性强的执政风格相关。”宋国友指出。
从近几十年趋势看,政府“停摆”频率上升,“反映出美国政治极化、政党冲突加剧的背景下,国家预算议题逐渐被武器化、政治化,党派对抗趋于常态化。”宋国友说。
有评论称,“停摆”僵局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功能衰减——能运作,却难合作,以及国会两党的政治冷漠——都将党派利益放在首位,不再把政府“停摆”视为一场严重“危机”。
展望后续谈判进程,舆论列出几个关键节点:感恩节前,政府“停摆”有望结束;12月第二周,参议院将就延长《平价医疗法案》补贴进行投票;1月30日,上述临时拨款法案将到期,两党需要新的拨款法案。
宋国友指出两个观察点:一是国会能否通过正式、非临时性的拨款法案,顺利度过2026财年;二是美国政府下一次“停摆之战”何时再度上演。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炒股配资开户官网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